日期:2020-10-28
10月26日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在“【“十三五”成就巡礼】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”板块中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模式,力合双清创新基地作为深莞融合案例被收录。
《新闻联播》—力合双清创新基地2分22秒
“十三五”时期,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“一盘棋”,攻克了许多区域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难题,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。一盘纵横联动东西南北、统筹联通国内国外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,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。
粤港澳大湾区凸显东莞核心区位
深莞深度融合发展
粤港澳大湾区,是由香港、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中山、东莞、惠州、江门、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,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、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。
对于身处世界级湾区的东莞来说,前拥深圳香港、背靠广州,被三大国际都市环绕,既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必经之地,又是广深港经济走廊的重要卡口,优越的核心位置为东莞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,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位担当,必将最先接受大湾区发展能量的辐射。
在9月25日,《东莞日报》发布了东莞市委召开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的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推动南部各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东莞南部临深的虎门、长安、大岭山、大朗、黄江、樟木头、凤岗、塘厦、清溪9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,探索与深圳共建“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”。
图丨东莞时间网
清溪作为9镇之一,区位优势比较明显,分别与深圳龙岗区、惠州惠阳区交界,是名副其实的三市交界处,发展潜力巨大,主要呈现出“1心2带4轴”的特征,其中1心是指位于中部的综合服务中心,2带是指贯穿东西方向的低碳产业发展带+南北方向的电子信息产业带。
东莞构建黄金交通圈
清溪交通体系将更加便捷高效
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,为加深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之间的密切合作,湾区城际交通建设被加速推进。
深圳外环高速公路跨梅观高速公路黎光互通立交俯瞰图
东莞的交通建设同样备受瞩目,清溪镇赣深高铁预计2021年通车,途径东莞至深圳,加上现有的虎门站和深茂铁路的虎门南站高铁站,未来东莞将拥有三个高铁站;现深圳外环高速第6合同段主线预制梁架设圆满结束,提前实现节点目标,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工程一期(深圳段)主线全线贯通,2020年底全线通车;博深高速清溪出入口连接线工程现加紧建设中,预计今年底通车。
可以预见的是,在大湾区背景下,东莞的对外交通体系将更加便捷高效,不断加强与深圳的融合,与深圳的连接更加的紧密,致力于区域发展,共建“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”。
助力清溪成为大湾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科技创新高地
图丨力合双清创新基地
力合双清创新基地深耕清溪四年,成果显著,建设有研发及孵化、中试、总部经济功能板块,包括研发大楼、企业总部、工业大厦;产业加速功能板块,包括高端定制厂房、工业大厦。两大中心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,通过构建“创业苗圃+孵化器+加速器+企业总部基地”的全链条发展环境,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链示范园区。
目前,一期已引进20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、近30家成长型企业。其中,有17家来自深圳,且大部分已经投产,比如兆东电子有限公司、恒宝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。紫荆智造中心基本招商完毕并投用,目前正在招商的集中在紫荆科创中心,主要面向深圳以及临深镇街招引企业研发、销售、服务型总部,产业加速及生产基地等。
图丨力合东莞产业引领服务中心
今年下半年,该基地的力合东莞产业引领服务中心投用,通过整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及力合科创集团体系内外优质资源,围绕“产业、科技、金融、人才”四个维度,助力入驻企业实现技术升级、模式升级、资本升级。该基地还获评为清溪中小企业服务平台、东莞市科技金融工作站、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,为入驻企业提供投融资、培训、创业辅导、技术服务、政府项目申报、供应链服务等服务。
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将积极承接深圳先进产业外溢,重点围绕新型半导体产业、新材料产业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和工业设计产业及上市公司和企业总部等招商,助力清溪成为大湾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科技创新高地,助推东莞补链强链拓链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
关注微信公众号